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古代的名、字、号是怎么取的?由来及作用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4 10:45:36    

名与字的不同

秦始皇到底是何姓氏?古代姓、氏有何不同?讲到了古代的姓、氏的不同,其实古代名和字也不是一回事。(《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见,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父母或长辈取的,与名不同,字不是任何人都有,也不是从小就有。

孔子


名的由来

(在《说文解字》中,“名”被解释为:“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从“名”的字形上看,可以解释为天黑了不能相识,所以需要名为代号相称。对于一个人来说,姓和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光有姓和氏,还不能明确到底在叫谁,于是在氏族社会后期,人们有了个体意识以后,名就应运而生了。

氏族的形成


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后父母或长辈取的,最早取名的方法一般是按照生辰八字和天干地支。后来到了周朝,礼仪文化兴起,取名越来越讲究,开始出现以表达美好愿望和期许为名的取名方式。比如古代帝王尧、舜、禹等。之后儒学发展起来,取名更加复杂,更具有文化气息。

字的由来

女子十五笄而字

与名不同,字不是任何人都有,也不是从小就有。(《礼记》记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字一般是有身份的家庭在男子和女子成年后所取。与名相比,字是更尊重的称呼,同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一般都尊称字而不直呼其名。

男子二十冠而字

尽管字与名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取字往往和取名密切关联,字和名或者是意思相近,或者互相补充,可谓互为表里。

号的由来

欧阳修

名和字都是家中长辈给取的,号则往往是自取,或者是朋友相赠。号也叫别称、别号,自取的号称为自号,尊号、雅号是别人送的。一个人的号往往表现这个人的志趣抱负或人生追求,在文人中间尤其盛行。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