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伊拉克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为何要侵略科威特?有什么苦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1 08:15:34    

“科威特无外乎依靠英国一时半会撑腰,一旦英国人离开后,科威特便会像熟透的桃子一样回归到伊拉克祖国的怀抱中。从萨达姆·侯赛因的角度来说,入侵科威特如同中国收回‘渔村’,只是殖民主义留下的后遗症,伊拉克不过行使主权、收复固有领土而已。”

科威特

科威特的国际知名度,主要来自于萨达姆·侯赛因在1990年发动的海湾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和科威特这个国家本身严格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背后显示出来的近代国家的产生机制。

好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要的并不是麻雀,而是麻雀的五脏显示出来的鸟类结构。

没有萨达姆,谁也不在乎科威特在哪里

当然,也可以换成其他鸟类,比如说鸽子,作为解剖的对象,但是本质上说,重要的既不是麻雀也不是鸽子,而是麻雀和鸽子以及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揭示出来的鸟类作为一种特殊生物呈现出来的各种规律。

世界上除了科威特本地人以外,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之所以知道地球上有科威特这个地方,主要是拜萨达姆·侯赛因之赐;如果没有萨达姆·侯赛因,谁也不会在乎科威特在哪里。

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的理由是“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虽然萨达姆·侯赛因作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基地伊拉克的统治者,他所制造的历史系谱:从汉谟拉比、穆罕默德、阿拔斯王朝,再回到萨达姆·侯赛因,如同东亚的历史系谱:从尧舜、周公、汉武帝、唐太宗,最后再发展到清朝、民国、新中国,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萨达姆·侯赛因说科威特曾经是伊拉克的一个县,这一点在历史实证主义的角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伊拉克收复科威特的历史依据是无可挑剔的:伊拉克在过去是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行省的一部分,而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都是被作为草原游牧民族的奥斯曼征服的古老文明地带。从萨达姆·侯赛因的角度来讲,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如同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殖民地,只是伊拉克行使主权、收复固有领土而已。

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这三个省的阿拉伯人对奥斯曼征服者的看法,也就跟江苏、浙江和广东三个省的使用汉字的儒家士大夫对满族的看法是一样的。他们当中当然也有各种派别,也有像伊拉克的独派,但是他们并不是现实政治中势力最大的一派,在现实政治中势力最大的一派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对于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来说,就是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之下驱除鞑虏——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西方帝国主义以及犹太复国主义者以色列。打败这三个敌人以后,米歇尔·阿弗拉克这个阿拉伯基督徒梦想的大阿拉伯国就要成为现实。

就像直布罗陀,科威特只是殖民主义后遗症

对于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来说,要实现这个理想还有许多障碍要克服。距离遥远的以色列,可以暂时忽略不计;而根本就不想留在这里的英国人,也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叙利亚对它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障碍。而埃及,同样也继承了阿拉伯主义的统一理想,想反过来把叙利亚也统一起来。因为叙利亚和埃及的复杂关系,科威特问题对于伊拉克和萨达姆·侯赛因来说,只是一个非常次要的问题。对于萨达姆·侯赛因来说科威特就像中国的东方明珠、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只是英国殖民主义留下的一个后遗症。

科威特也无非是依靠英国人来暂时撑腰,但是英国人早晚得走;一旦英国人走了以后,科威特便会像熟透的桃子一样回归到伊拉克祖国的怀抱中,萨达姆·侯赛因对这一点是很自信的。在奥斯曼帝国的时代,科威特和我国南方的渔村一样,连做一个县的资格都没有。它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拉克行省的巴士拉州的若干小村的集合体,一个大城市都没有,而今天的科威特城则是在石油工业开发以后建立起来的。

科威特首都半径80公里范围内(红圈)成为英国保护国

对于大清帝国时期的广东人来说,宝安、深圳和香港有什么区别呢?一点点的区别都没有。相同的,对于奥斯曼帝国的伊拉克人来说,巴士拉和今天的科威特有什么区别呢?也是一点点的区别都没有。

唯一的区别就是,19世纪最后几年,英国人跑来拿着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说是这块地方归我管,然后当地的一些酋长就接受了英国人的保护。于是,这些部落酋长的命运就跟红蓝铅笔画在伊拉克一边的那些部落酋长的命运发生了区别。

公元前1750年古巴比伦王国

但科威特总共也只有那么大点地方,萨达姆·侯赛因在1950-60年代搞革命的时候,1970年代搞改革开放、跟西方修复关系的时候,都压根没有把科威特放在眼里。

地形图

按照泛阿拉伯的意识来说,科威特肯定是阿拉伯大家庭的一部分。如果说有什么争议的话就是,将来阿拉伯民族恢复统一强大的时候,由哪个党来领导,是一个问题;同样,伊拉克是由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还是由其他党来领导,也是一个问题。而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部,也存在着路线之争。

巴格达

他们谁都不会认真考虑,仅仅是土豪和部落酋长出身的萨巴赫家族(自1752年开始统治科威特至今),有什么资格跟理论充足、且兵多将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争夺科威特这一个小小的小渔村,但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从他们的角度看来,这完全是帝国主义的阴谋所致。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阴谋,如果没有万恶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捣乱,这些事情本来是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的。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动20万大军攻占了科威特

伊斯兰是文化而不是宗教?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人绝不会怀疑,泛阿拉伯民族这个文化民族构建是站得住脚的。在他们看来,科威特方言只是巴士拉方言的一个分支,而巴士拉方言只是巴格达方言的一个分支,巴格达方言和大马士革方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阿拉伯语的分支。阿拉伯语这种语言和伊斯兰教这种文化,因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袖是基督徒,不是伊斯兰教徒。

1990年伊拉克政府眼中的地图,科威特为一个省

对于他们来说,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的意义和东正教对于俄罗斯的意义是一样的。并不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却要把伊斯兰教当工具来利用,以免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拉克人、叙利亚人和埃及人分崩离析。这就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明阿拉伯民族的根本原因。

乖乖地给我滚出阿拉伯

萨达姆·侯赛因如果是北伐到了大马士革,革命成功了,他马上就要进一步提出要求,不仅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诸省是属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连奥斯曼土耳其的各省和内亚各省也是属于他们的。

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相对而言就要讲道理得多,或说野心要小得多。他们没有走到这一步,他们愿意承认土耳其人,只要你们乖乖地给我滚出阿拉伯,就让你们自己去建立土耳其国、哈萨克或其他什么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阿萨德和萨达姆·侯赛因虽然远远不如凯末尔,凯末尔又远远不如波兰人或保加利亚人。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