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08:15:45
《取保候审时间最长是多久?其中"变更"与"撤销"的12规定,更重要!》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实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内容,取保候审的期限是法律明确规定的。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具体的条文。
取保候审的时间: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知识延伸:取保候审的变更和撤销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即意味着,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对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力。我们认为,这是适应案件的不同进展情况而作出的变通规定。应当说,这一规定是比较合适的。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3.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7.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8.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9.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审的被保证人或者说是保证对象,既然保证对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当然也应当予以撤销。
11.保证人死亡、重伤或者出现其他丧失保证能力情形的。保证人是取保候审的义务主体,保证人资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证能力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保证能力,保证义务的履行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审也就随之应当予以变更。
12.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以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案件需要复议、复核的,或者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取保候审的时间和撤销以及变更的程序在上文,已经为您整理提供了,希望对您了解取保候审的有关规定有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就是法律,它严格约束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如果触犯到了法律的界限。
有人跟你说,托个人吧,走个关系吧!出点.......吧!真的别信。找一个合格的律师,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才是唯一的出路。
每月账单日是什么意思(你会看你的信用卡账单吗?)
2025-06-07 02:08:33购买新股需要什么条件(新股申购条件及要求)
2025-06-06 16:05:46皮带输送机皮带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025-06-06 13:21:06为什么外墙要做内保温(外墙内保温到底怎么选?)
2025-05-09 10:25:43夏天玻璃为什么会自爆(又到夏天玻璃“自爆”高发期)
2025-05-08 04:12:55绝地求生pubg吃鸡跳ping,蓝屏
2025-05-08 02:00:51逃离塔科夫加速器,免费加速器,什么加速器好用
2025-05-07 03:36:01墙上喷漆为什么关窗(乳胶漆多久可以开窗户?)
2025-05-07 00:26:45游戏王,虫惑魔可不止用落穴
2025-05-06 03:24:44老桩多肉什么意思(多肉怎么养出老桩?)
2025-05-06 02:42: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鸾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6